浅谈中学生情感问题    #心理中心

     
   

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中学生思想活跃、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迅速提高,是获取知识成就未来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人期在身体和心理上不断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因为太多的渴望和梦幻带来了纯美的友情,成熟的欣喜与成长的压力交织,使他们变得情感丰富又十分冲动。此时的情感交往多变无常,稍有不慎,就会卷入早恋浪潮,带来无尽的悔恨。
一.早恋现象
1、早恋的表现。成千上万的事例告诉我们,早恋的学生大多都是遵循“感情直线上升,成绩直线下降”的规律的、细心者透过成绩变化不难看出,早恋学生伴有的如下异常现象:情绪不稳,心神不定;对老师、家长反感,从而回避他们;爱在异性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并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食欲不振,爱说谎话;上课思想不集中,神情恍惚;喜欢梳妆打扮,爱看言情小说、影视中异性交往的情节场面;经常回家时间推后,上学时间提前;自己的“作业”不让家长看;经常借故外出且时间较长甚至彻夜不归等。
2、早恋不是真正的恋爱。早恋往往是一种把异性理想化、对异性的好奇、对陪伴的渴望、并加上浪漫幻想的多重混合的心理活动,与真实的恋爱相比,不同在于:其一,年龄与自理能力。我国法定最低结婚年龄是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发育而定的,若谈恋爱年龄与法定婚龄间差距较大,就是早恋。当然,有的高中生已接近婚龄,但仍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谈何照顾他人一生一世?这类人谈恋爱不仅是早恋,更是“错恋”。其二,工作与经济能力。高中生乃至一些大学生,虽说年龄已接近或达到婚龄,但稚气十足,还处在学习文化知识的紧张阶段,生活的经济来源仍是家长,哪知“柴米油盐贵”啊?花着家长的血汗钱,能显出你的挣钱养家能力吗?凭啥说“对家庭负责”?还能说为时不早吗?但十八、九岁的工人谈恋爱就容易被人们接受,就因为工人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了。
3、异性关注不是早恋。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心中的烦恼随之增多,压力越来越大,情感有了新的需求,这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师和关心照顾生活为主的家长不能满足的。年龄相近、处境相似、认识能力相当的同学就有了相互理解和依恋,且异性之间:“磁场”的吸引使他们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他们不同思维优势可以互补,他们之间相互倾诉与聆听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青春期特有的紧张和焦虑,等等这些便是他们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积极向上、纯洁健康异性关系的基础,这种关系,应视作异性关注。这是青少年心理的重要表现,是适应社会、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对于完善自身、取长补短是有益的。不要怕被人误解而回避或拒绝与异性交往,但也不可投入过多精力、如果异性交往过密,发展到无话不谈的程度,就会导致过早萌动情爱,后果可是严重的。
二、早恋的原因
其一,性早熟和性意识的发展是中学生早恋的内部生理原因。虽从生物进化的历史来看,高等动物性成熟年龄越来越迟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和营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性成熟的时间却在提前。由于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特征显露出来,性机能的成熟加强了他们对性的要求、对异性的爱慕,如遇适当的条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早恋行为。
其二,心理上的“断乳”、与异性交往的需要是早恋的心理原因。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性的成熟,中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都在急剧变化,进入了第二次“断乳期”。期间,他们或学习成绩不好、得不到关心或家庭不和、同性友谊不好等,渴求得到温暖、爱护、慰藉与体贴,希望对朋友倾吐心中的烦恼和迷惑,此时,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中学生,极易将异性的关心和帮助模糊地发展为恋情。
其三,社会环境影响是客观的外部原因。如言情类的电影、电视录象、小说等,往往使一些涉世不深、瑕瑜不明、好奇心强、意志薄弱的中学生对爱情问题的兴趣强化,盲目崇拜模仿乃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三.早恋的危害
1、分散精力荒废学业影响前程
早恋者情感为对方所牵制,不影响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难道在这上面不需要花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不论你原来的学习成绩如何,但因为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上课“走神”,下课思念,放学约会,即使很用功的学生也没有把握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何况彼此情意绵绵、心辕意马的你,怎么能将功课学好?中学生学的课程大多是基础课,学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铺垫的知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把基础打好,将来凭什么就业,靠什么发展,怎样立足于社会?被早恋问题纠缠,浪费大好时光,难道就不怕自己的才能、事业和前程被这种所谓的爱情葬送了?
2、挫伤感情失去理性引发犯罪
青少年心理不成熟且耐受力差,早恋中情感波折易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而怀疑人生,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甚至影响今后婚姻生活,也有的因感情受挫失去理性控制而轻生。青少年性意识萌发,或情感冲动的需求或好奇心使他们盲目地效仿成人,早恋极易使他们冲跨理智防线出现性过失,留下了心灵上的创伤。中学生气盛,不肯轻易吃亏,特别是在女友面前,更不愿意丢脸,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方一句不礼貌的话、一个不雅的举动而丧失理智,大打出手,甚至聚众斗殴,以显自己的本事,导致违法犯罪。另一方面,中学生恋爱还需要有物质上的消费,但他们的经济还不能自立,在从初恋到结婚的一段“马拉松”式的恋爱期间,需要较多的花费,而家庭所能提供的零花钱又往往满足不了。既要潇洒摆阔赢得芳心,又要掩饰自己家庭生活的拮据,这样中学生就容易误入歧途,诱发偷和抢的念头,最后锒铛入狱。
3、脱离群体影响学风影响身心
早恋的学生热衷于“二人世界”,经常不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与多数同学正常交往,会逐渐脱离大众,与集体和同学逐步形成隔阂,把自己推到孤立的位置上去。现在男女生谈恋爱,在班级中往往是公开的秘密,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乐,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的甚至羡慕、效仿先例积极寻找和物色异性朋友,影响了校风、学风。
从心理角度看,早恋的同学,承受着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压力,同学们的“白眼”,恋人的喜怒哀乐,这一切使得心理承受力本来就差的中学生无法保持正常稳定的情绪。同时,早恋的中学生课后很难与恋人见面,但又抑制不住对对方的思念,这时,有的往往会在幻想中寻求慰藉,得到满足,也有可能因为无法应付或不懂得如何处理这种感情的困扰,导致日后出现吸烟酗酒和抑郁症等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
从身体健康方面来看,随着中学生身体各器官的发育,要求有相应的体育锻炼,否则,很容易发生心音微弱、供血不足、头晕等疾病。早恋者往往由于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谈恋爱上,缺乏体育活动,所以发生上述疾病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同学。另一方面,由于早恋的同学情绪不够稳定,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焦虑、烦躁、疑惑、嫉妒等不良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食欲不振、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出现消化道疾病、低血糖病等。
4、感情不真埋下家庭纠纷祸根
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变化未定,没有生活的底蕴,没有物质的基础,没有远方的目标,中学生恋本身的弱点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
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爱情观也必然随性格、职业、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志趣、爱好等而发生变化,而且,恋爱越早,离结婚之日越长,变化越大。例如15岁时开始谈恋爱,到法定婚龄至少还有5年,在这漫长的五年乃至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由中学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并确立了各自的世界观,有了新的择偶标准。过去曾经倾心挚爱的人,可能因为性格的变化,志趣爱好的不同而难以结合。另外,早恋的盲目性、不成熟性以及父母、学校的干预,社会环境、自身的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使早恋极难成功。因此,早恋能够永结同心者甚少,白头偕老的人往往不是早恋的对象,早恋时所说的“永远爱你”大多都是一种天真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空话。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男子在23岁之前结婚的离婚率最高。
四、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关系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成长历程中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中学时代,异性同学关系仍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敏感话题,若交往处理不当,就会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捆扰,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那么,中学生异性间交往如何才能趋利去弊呢?
1、公开坦诚。结交异性朋友要大胆公开,呈集体性的,尽量避免单独私下交往,交往过程中,男孩要文明大方、朴实坦荡,女孩要矜持自重、细心冷静。
2、自然适度。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与异性的交往要象与同性交往那样,言谈举止、情感流露都顺畅自然,不盲目冲动,不矫揉造作。
3、沉稳谨慎。虽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异性交往,所以,言行不能毫无顾忌。如谈话中不能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把握好身体接触的分寸,不能只与某一位异性长期交往,一切过于亲密、轻佻、粗俗或放纵的异性交往只会使异性交往走向歧途。
4、解脱早恋。“早恋是包着糖衣的苦果”,早恋者除诚恳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告诫或劝阻外,还必须勇于承认并试用以下方法来解脱:
(1)立志,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多参与课余劳动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将过剩的精力转移到有意义的劳动、学习和竞赛中。同时,多看一些伟人传记,不看不适宜的书刊、影视节目,以培养自己意志力,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目标。
(2)理智,多交异性朋友。多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对向自己表达好感的异性同学以恰当方式坚决拒绝,避免两个人单独相处,多交异性朋友,分散情感的单一取向,必要时请老师、家长帮忙。
(3)克制,理解爱神真谛。虽然每个人都要经历恋爱,但爱情之花是神洁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正确理解她、懂得珍惜她的人,才能栽培并以真诚之水使之永远盛开。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教育的青少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生活的。但是,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人也象果子,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又有养育子女的能力,身心都成熟了,那时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了。要是书还没有学习好,工作能力没有培养好,谈恋爱会有什么好处呢?花季的情感是一种最美好的情感,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伤感,如果处理不好,也许会毁了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使命,青少年们要珍惜最灿烂的年华,万万不可在春天就去挥霍夏天。若将暗恋的情感升华为纯洁的友谊,岂不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